高考大类招生作为近年来高校招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的是让更多的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更多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不少的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大类招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坑不坑成为了最关注的焦点,以及如何填报志愿,一起来和小编深入了解一下吧!

高考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坑啊?怎么填志愿呢?

高考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一般来说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学生在入学时不会因为对专业缺乏了解而盲目选择,又为他们在后续学习中提供了调整专业的机会,以这种形式招生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从而培养最强劲的人才。

从高考大类招生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高考大类招生并非是单个的专业,如财会类招生主要专业可能包含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则这类的专业则会被成为高考大类招生,且每所高校的具体大类可能会有所区别,具体需要根据高校专业大类而定,因此同学们可以在报考的时候注意阅读招生简章。

而对于高考大类招生形式多年来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更甚至于有“高考大类是个坑”的说法层出不穷,其实不管是什么教育体制都是有利有弊,高考大类招生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高考大类招生的利弊:

利:

1、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各个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再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让更多的同学先对专业进行了解再选择自己最心仪的专业。

2、大类招生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选择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

3、对于那些尚未明确职业目标或对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的学生来说,大类招生可以减轻他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压力,不必担心因选错专业而后悔。

4、大类招生通常涵盖多个专业,即使某个具体专业的竞争激烈,学生仍有机会被同一大类下的其他专业录取,降低了志愿滑档的风险。

弊:

1、会导致成绩压力大,在部分高校中,专业分流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一些学生在大类学习期间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能会面临无法进入心仪专业的困境,增加了学业压力。

2、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大类中的具体专业了解有限,可能导致选择不当,影响未来的专业发展。

3、导致专业分配不均衡,成绩好的同学会被分配到热门专业,而成绩一般的会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导致成绩一般的同学苦不堪言。

简言之选择大类招生的同学需要充分了解大类招生的分配原则,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信心的话还是可以选择大类招生,而若学习能力一般的话建议需要斟酌,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及个人特长,明确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选择与自己目标相匹配的大类,切勿盲目选择。

而在了解了高考大类的详细含义及利弊之后,该如何报考也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焦点,据了解高考大类也是需要考生填报志愿的,和一般的填报志愿最大的不同处就是大类招生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一个大类,而不是具体的专业,因此想要报考高考大类的话同学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有哪些大学的哪些院系为高考大类招生,确定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大类,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最合适的大类专业。

其次了解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机制,特别是成绩要求,部分高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来确定专业选择顺序,在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大类,而不是具体的专业,如需要选择“计算机类”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其他的填报和普通的专业填报相差无几,遵循“冲稳保”的填报原则,确保有梯度,提高被录取的概率。

而据了解高考大类招生已经在数百所高考实行,其中大类招生的学校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大学并非所有院系都开展大类招生模式,而每所学校的都有不同的大类招生,因此同学们需要充了解。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