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个通知,是很多省份都发表的,叫“适应性考试成绩查询”。有些家长和学生并没有听说过适应性考试,表示不知道什么是适应性考试?适应性考试的考试科目有哪些?适应性考试必须所有人都参加吗?这些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小编将针对这些问题在本文中作出解答,请大家认真阅读!

适应性考试是什么意思?考什么?适应性考试一定要参加吗?

适应性考试是什么意思?

适应性考试是即将进行新高考的省份举行的一场适应性演练考试;为了平稳过渡新高考,让学生提前体会新高考模式适应新高考而开展,学生将在这次适应性考试中体会到新高考的题型、难度和考试流程。不过要注意的是:2025年举行的适应性考试和与2025年6月高考考试及招生录取工作没有关联性。

25年开展适应性考试的八个省份分别为河南、四川、青海、陕西、云南、青海、黑龙江、山西。这八个省份同时举行,因此25年的适应性考试又被称为八省联考。

适应性考试考试后各省还会安排适应性志愿演练,让学生提前适应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省教育考试院会组织有关高校模拟编制招生计划,模拟划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组织考生根据适应性考试的成绩来模拟填报志愿。

适应性考试考什么?

适应性考试考的内容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的语文、数学、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考试时间、考试过程严格按照新高考的要求来制定,最终成绩也按照新高考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语文、数学和外语采用卷面原始成绩计分;物理和历史也以原始成绩计分;其他剩余的两门选考科目按照各省的等级赋分制原则进行赋分转换,转换后计入总成绩。

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制卷,其他选考科目由各省教育厅自主命题。

适应性考试一定要参加吗?

适应性考试采取自愿原则并非必须参加。各省份采取自愿参加适应性考试原则,如不参加将不设置考场座位。

适应性考试只是一场适应高考的考试,最终成绩与高考无关。不过适应性考试能帮助考生提前适应高考,让考生在真正上考场时并不慌张。适应性考试的参考意义很大,模拟了考试、填报志愿、划分等等,考生相当于提前经历了一次高考,让考生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有助于考生进行自我定位,因此考生最好参加适应性考试。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