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育语境中,我们常常听到“高校”这个词。然而,很多人对它的确切所指却存在疑惑:高校究竟是指高中还是大学?它和大学、学院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呢?这些看似基础的概念问题,却关乎着每一位即将面临升学的学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捋一捋高校的内涵,帮助大家详细了解。
高校是指高中还是大学?
高校全称为高等教育院校,通常指大学,高中是中等教育。高校里包含大学、高职高专、专门院校、开放大学等等,这些都被叫做高校。无论是专科学历,还是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就读的学校都统一称为高校。(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中专学校不算是高校。)
高等院校通常被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这两类,普通高等院校里包含大学、高职高专技术学院等;成人高等院校就是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老年大学等等。普通高等院校通常是全日制方式授课,成人高等院校采用非全日制形式授课。
高校办学形式也有很多种,有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高校和合作办学这几种。
高校、学院、大学三者的区别
高校这个词涵盖量更宽泛,大学和学院被包含在高校内,都能被称为高校。大学和学院两者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需达到8000人以上,且还要有超过在校人数5%的研究生,大学有硕士点;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需达到5000人以上,没有硕士点,对研究生数量也没有要求。
大学的师资力量也更强更丰富,大学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50%,学院要求不低于30%。因为大学的师资力量更强,所以大学的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也更好,大学在教育部评估上要求需达到良好以上,同时还需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而学院的硬性要求并不高。
我国共有十三个学科门类,学院要求要拥有一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而大学要拥有三个以上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大学门类数量更多,可选择的专业数量更广。
还有一个区别是学院里有专科学校也有本科学校,如职业技术学院,而大学通常都是本科学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