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录取这一严谨且复杂的流程中,“已经投档”和“院校在阅”是两个极为关键的阶段性状态的体现,而对于不少的考生和家长对于“已经投档”和“院校在阅”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及区别在哪格外的关注,因为着关乎着考生的升学是否顺利,这两个状态哪个更为安全呢?接下来小编就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已经投档和院校在阅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安全呢?

“已经投档”和“院校在阅”都属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档案状态,“已经投档”和“院校在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已经投档”发生的时间在“院校在阅”的前面,一般出现“已经投档”表示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了所填报的学校的最低投档线,省招生办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给了考生填报的高校,但是此时此刻高校暂未下载考生档案,需要继续等待高校查阅。

因此“院校在阅”则是下一步,顾名思义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院校查阅,一般查阅的内容包括考生的高考成绩、专业顺序、体检报考等考生信息,这并不代表考生一定会被该校录取,这仅仅只是刚刚开始,这需要所投递的院校查阅所有投递高校的学生档案后,通过高分依次排序的顺序进行录取,例如招生300个考生,只选择前300名的考生档案,则意味着第300名的考生为最终的录取分数线。

一般在“院校在阅”的录取状态后,基本会有两个录取状态,分别为“预录取”和“预退档”两个状态,从字面含义就能够看得出来,“预录取”就代表基本稳了,高考成绩专业分数以及身体条件基本都符合所填报的学校。

而“预退档”的录取状态导致的原因就很多了,首先就是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填报院校的最终的录取分数线,其次就是考生的身体条件不达标,如报考医学类的考生如果因为色弱或者色盲就会被退档,或者说特定科目分数不够,专业分数不达标且考生没有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的选项,一般该录取状态之后就是“退档”或者是“自由可投”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考生不再被所报考批次的所有学校录取。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院校在阅”和“已经投档”两个录取状态都仅仅只是高考志愿录取的起步,因此并不能断定哪个更安全,而只有出现“预录取”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录取,该状态意味着高校决定录取考生,后续只需要等到省教育考试院的最终审核,而“录取”状态则是百分之百代表考生被正式录取,因此同学们在查阅录取状态的时候,只有“录取”状态才能够百分之百断定自己被录取。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