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的时候相信很多的同学对于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是有所耳闻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具体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在哪格外的关注,今天小编就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高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详细区别及该如何填报录取规则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是什么意思区别在哪?怎么填录取规则如何

高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均指的是考生所想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而在地位方面第一志愿的地位更高,指的是考生最想要报考最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一般填报在第一志愿的高校和专业和自己的实际的高考成绩差距不大的学校和专业,而第二志愿则就是考生为第一志愿不能够录取的时候作为替换方案的志愿,也就是说第二志愿可能是考生比较心仪但是高考分数线可能欠缺一点的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冲一冲”的院校和专业。

因此从重视程度和录取概率上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尽管现如今大部分省份实行平行志愿,但是还是会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哪个更为靠前的顺序优先录取,系统会直接识别报考在最前面的志愿,在填报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将自己比较有把握并且是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从录取概率上来看,98%以上的学校都会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也会有一定的录取概率但是不及第一志愿,其次是专业限制上,第一志愿大部分情况是能够提供众多的专业提供考生选择,而第二志愿的话的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就会有所逊色。

在填报的时候遵循“冲稳保”的志愿填报规则,“冲一冲”是选择高出自己高考成绩10分左右的学校和专业,一般来说不太建议放在第一志愿进行填报,而“稳一稳”是选择和自己高考成绩持平的学校和专业,通常这一区间的学校和专业同学们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和青睐的专业进行填报,正因如此,第一志愿就要填报稳一稳的学校,从而提升录取概率。

不过很多的考生可能会问,第一志愿难道一定要填报稳一稳的学校吗?这就需要根据考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了,如果同学们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比较自信,且想搏一搏的话,并且不担心自己因为分数线不够落榜的话,是可以选择冲一冲的学校填报中在第一志愿,毕竟每年的每所最终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有所差异,如果同学们做了详细的填报策略的话是完全可以搏一搏的。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