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新高考的地区会按照与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原则上在1:1.2以内)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投档。意思就是假设某高校录取10人,会将12个考生的档案投入该校,然后该校从中挑选出自己要的10人。那剩下的2个考生档案怎么办?会被退档还是进入下一批次?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高考投档比例1:1.2多余的档案怎么办?一定会被退档吗?
为什么要用1:1.2比例进行招生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这是因为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在招生时对单科成绩、语种、体检结果等方面有要求,即使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其他要求不满足学校也是不予录取的,如果按照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当出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时高校将无档可录,完不成招生计划,只能后续进行补录。而1:1.2的比例刚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出现了不满足录取要求的情况,后面也还有多余的满足要求的考生给予选择。
那高校若完成了招生计划,后面的档案将如何处理?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且满足招生要求,而高校刚好还有其他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就会将该考生调剂至未招满的专业上,被未招满的专业录取;若高校没有空余的招生名额或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会将考生的电子档案退回省教育部门,也就是退档。
只要考生被投过档,后面填报的志愿都会作废,哪怕被退档了,也不会再投到其它学校。退档后考生页面就会显示退档,这时考生就可以选择填报征集志愿或选择填报下一批次。例如小红普通本科批次填报志愿被退档,那么小红就可以填报本科批次的征集志愿,若征集志愿还未被录取,就填报下一批次的专科志愿,以此类推,考生如果接受不了就会选择复读。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免退档情况发生。即使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冷门的专业上,后期还可以通过转专业、修双学位的方式来学自己想学的专业。同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先查看该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某些专业是否有一些特殊要求,招生章程会明确写明要求,以免出现不符合要求而被退档的情况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