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是我国知名电影,讲述建国时期的伟大壮举与心路历程。那么看完这部电影后,想必大家也都有感而发,针对《建国大业》的观后感,也整理了相关范文,推荐给大家参考学习。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1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中国成立60周年的前一天,和同学一起收看了电影《建国大业》,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毛主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的党始终站在人民和国家立场上,才能如此海纳百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成其大,成其雄,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作为90年代后出生的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却应更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建国大业已经结束,建国大业正在进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
    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
    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同学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2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明星阵容确实强悍,不过说真的,要不是在伟大祖国60华诞之际,这片子不能算个好片子。各大牌的出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的票房不低,事实证明了这点。但又因为如此强悍的明星阵容,使得一般人很容易去数明星,而不是细细欣赏电影以及思考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切,所以个人觉得很多明星的出场没有必要,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无报酬地拍个片子,各大牌的精神还是可嘉的。
    如果不考虑政治,我们这些小青年还是可以啃着零食,细数明星脸,看到电影滑稽之处后放声大笑。因为这电影可圈可点处还是蛮多的,比如一开场的李连杰的一句话“中国人打中国人,这种事,我不干。”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陈坤演的小蒋很酷很有味,为国为父的忧愁展现得淋漓尽致。国母宋庆龄也很有韵味,展现了国母该有的大方,得体。平常和蔼可亲的周总理居然破天荒地骂手下猪脑子等等都很有看头。
    至于电影本身,看来看去就像在看幻灯片,好多细节还没搞明白,当然,貌似这可以原谅,两个多小时把几十年的历史展现好像也没什么更好的方法了。《建国大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标题,当初一看这题就很疑惑,事实又验证了我的疑惑。
    建国大业给我们的许多启示倒是值得一究。
    影片体现了国民党为什么失去了政权,但没有强调共产党如何赢得天下。可能今天不好说。共产党赢得天下是因为反对一党专制,反对党天下,家天下,反对独裁,积极主张民主、自由,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为民生而战,分田地,重民生,重民权。一句话,共产党带表广大人民利益,用生命和鲜血推翻最腐朽、反动的政权。那是一种了不起的英雄主义精神。然而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后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很明显,这股精神之焰暗淡了。
    建国大业的基础就是讲真话。共产党人曾经为讲真话,为真理而战斗,而献身,她因此而赢得了人心!问题是等共产党掌了权,就只能自己讲真话,不许别人讲真话。这种自我否定动摇了国家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基础不是物质的,不是权力的,不是暴力的,而一定是精神、道德、信仰的。特别是一个现代国家,其基础一定是建立在自由和自愿的基础之上。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的民主自由流下的鲜血可以汇成一股不息的长流,很明显的是,我们的党并没有完成好历史赋予的重任,所以,60年后的今天,贪污腐败、专权滥权,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依然严重,人民不能说真话,民告官依然是以卵击石等等等等不民主不自由的现象依然处处可见,(www.lz13.cn)我们的党应该反思。我们的人民也应该反思。
    其二,我们的祖国如此伟大,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如此璀璨,为什么大牌明星都喜欢改国籍?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能出在拥有世界5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而作出成绩的华裔又不少?国民党虽然被赶到了一个小岛,却也能创立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繁荣的奇迹,为什么大陆却始终还在步履蹒跚地迈向发达国家?
    我们伟大的前辈们用他们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打开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门,可是为什么共产主义还是那么的遥遥无期,我们对得起我们的先辈吗?
    最后,我想提一个感动大场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这是四个男人的胜利,是无数革命烈士的胜利,是全中国的胜利。这将造福整个人类,这是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平淡的奇迹,四个坚强的男子汉也终于流下了热泪,的确,这眼泪,该流,但是,但是,我想说的是但是,先烈们的目标和理想--共产主义还远远没有实现。留给我们后辈要做的依然还有许多。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丰盛晚宴等我们享受,而是黎明时分未完成的早餐。
    众所周知的是:现在这个社会,腐败比清廉正常,好人比坏蛋难当。我们还在等什么呢?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革命,也许自己理解得并不是很正确。我们作为80后和90后的分界一代,应该更多地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虽然我们没有与建国的历史同行,但我们会随祖国的未来共飞。
    有为青年们,就让我们紧密的团结在以胡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建立一个现代自由、民主国家而奋斗!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3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一些老一辈的爱国人士发起共产主义的革命的呕心沥血,还有与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经过许多磨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接下来是小编精选的五篇关于《建国大业》的优秀观后感范文。
    关于《建国大业》的优秀观后感范文(一)
    以前我很少看红色电影,而这一次我选择观看的红色电影是《建国大业》,因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一些老一辈的爱国人士发起共产主义的革命的呕心沥血,还有与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经过许多磨难取得胜利的过程。
    电影一开头是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代表的共产党赴重庆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进行谈判,为表示诚意,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一些占领的解放区,可是即使是这样,国民党依然没有打算建立民主政府与共产党讲和。之后,蒋介石在召开旧政协时,撕毁了《双十协定》,企图消灭共产党和其他的民主党派,想要实行一党治国,一党独裁,内战一触即发。
    然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大屠杀,一大批爱国人士遭到杀害。之后,国民党的将领冯玉祥在白天提着一个灯笼去找蒋介石,虽被拒绝,但他仍冲进蒋介石办公室,并且对藏在办公室的蒋介石说“黑暗啊,不打灯笼找不到道”,从他这句话中,我们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黑暗和恐怖,最后冯将军在去东北与毛泽东相见的道路上,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一个个的爱国人士,想挽救国家命运的人都被残忍杀害。其中著名的还有李大钊和闻一多,他们因为在人民群众中发表一些自己的爱国,爱党,追求民主的言论,为中国共产党政协会议的召开,献上了自己的生命,他们都用鲜血来换取新中国的诞生。其中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就是我们不害怕挫折,因为我们是从无数挫折中走出来的,这让我明白,虽然在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可是我们不能害怕挫折,在经历过无数挫折之后,我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更加的勇敢向前,我们总会有走向成功的一天。
    另外,毛泽东还提到过一党要实行多制,就像鸡蛋摆放一样,要分开摞放,其实就是我们看事物,做事情都要懂得多角度去看和分析,不要一味只在一个角度看问题找答案,这样是不全面的,我们如果多角度,全方位去看和分析问题,就会发现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自1947年7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战争从解放区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拉开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时候,中国共产党不再被动了,化被动为主动,不再让与,知道该强的时候就要强,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
    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国民党因为蒋介石的犹豫不决的抉择,失守阵地,落败共产党,此次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兵力上首次战胜国民党军,首战告捷,之后发起的淮海战役也陆续取得了胜利,毛主席在听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说了一句“长江以北再无大战”说明了共产党是追求和平的,是希望全国人民可以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之中,这句话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谁又想天天胆战心惊的生活呢?所以,这场战役的胜利带给他们许多的希望。另外,周恩来与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同志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喝酒庆祝的画面和其他人一起在屋外跳舞唱歌,欢声笑语的画面真的令人感到非常的感动,他们唱歌的歌词“这是最后的战争,团结起来到明天”,从歌词中我已经感受带他们对于坚持不懈取来的胜利是多么的高兴兴奋,也告诉我们团结和坚持是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在里面,有一个人挺让我刮目相看的,就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蒋经国是一个爱国,忧国忧民,大功无私的一个人物,他与他的表哥孔令侃不顾国家濒临危难中只顾自己利益的形象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他是蒋介石的儿子,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为国担忧想为国家出力的一位好青年,不过在当时的时局和他父亲的控制下,他做不出什么大动作,只能在一些方面出一些力,还有他的反腐只打老虎不打苍蝇的气魄也让人敬佩。
    1949年1月,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为新政协顺利召开创造有利条件,人民们都在欢声笑语,为之后的和平生活而感到无比开心,1949年4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代表南京政府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议,谈判破裂,这是国民党的执迷不悟,以为现在的国民党和之前的国民党一样那么强大,可是他们却忘记的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即将要打败他们。随着再一次的谈判破裂,渡江战役打响了,再次攻打得国民党军体无完肤,之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统领南京,这代表南京国民政府政权覆灭了,国民党真正输了。最后,在电影的结尾毛泽东和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们在北平天安门见面,路两边有许多人民举高旗帜在欢呼呐喊,这样和谐的画面真的来之不易,让人很感概。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些画面很振奋,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
    那么,我觉得在这次内战中,共产党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得民心,他们知道人们群众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和什么样的国家,发起土地革命,将土地分给农民,让农民们翻身做地主,剥削地主和资产阶级,保障农民们的利益。另外,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还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他们清楚知道那时候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从实情出发,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建设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另外,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但是,国民党之前是那么的强大,最后为什们会落得落败逃到台湾的局面呢?首先是因为,国民党一心只想一党制,搞专制、独裁,没有了解人民群众们真实的意愿,还忽略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只想自己壮大,,以一党私利为重。第二,是国民党自身的团结力量不够,一遇到一些问题就只顾自身利益,没有与党一起共同进退的精神,与共产党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国民党社会贫富差距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却很贫困,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矛盾激化,这样的国民党又怎么会取得民心呢。第四,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当时全国经济混乱,就算蒋经国到上海整治经济问题,只打老虎,不打苍蝇的做法也未能全面实行,所以经济越来越混乱。以上的种.种原因都导致国民党走向失败,而共产党则走向成功。蒋介石自己说的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这话说得真的没错!
    最后,回想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艰难过程,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其他一些经常有战乱发生的国家,我们就应该感谢当初那些努力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国家给我们的先人们。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清楚明白自己要走的道路,找到解决挫折的正确方法。还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要因为其他人的一些言论就对自己的国家实行诋毁或者仇视。我们也要像里面一些伟大人物一样,要学会多角度的看问题,开拓新思维,创新发展,不要只对某一方面转牛角尖,这样只会扰乱自己的思维,最后都没有解决问题,要用科学的角度看待事情。还有我觉得一个国家革命的胜利,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们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保障他们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帮助,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也要学习先人们的牺牲奉献,无私奉献精神,要有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修养,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今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成立69周年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觉得很感谢当初共产党坚持建立一个新中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在那么好的国家,我希望今后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繁荣!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4
    《建国大业》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在献礼片大格调基本没变的前提下,本片终于第一次叫人看到了歌颂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失败者”的史无前例地同情。在江南烟雨之中,看着蒋介石那孤独落寞、远去故国的身影,在那恢弘的历史背景之下,很容易叫人想到一句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双雄逐鹿的背后,其实是各自追寻的家国梦想,理想实现者固然伟大,金陵梦碎者亦不失英豪。
    看完《建国大业》我承认对我是有所触动的,这种触动不是仅仅是因为新政权的建立的不易,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长在红旗之下,已经太熟悉这个过程了,真正叫我感动的是影片对于我们曾经一定要蔑视的“蒋家王朝”有一种新的感情,这种感情或许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历史的同情心吧。而这种同情心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史观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的新政府的终于有了一点自信,希望这种自信不断发扬光大,因为这个自信是言路广开、民-主进步的基矗。
    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当刘德华扮演的俞济时去请示蒋介石是否需要轰炸天-安-门时,蒋介石正站在别墅的楼台前,外面寒雨淋漓。灰暗的画面映照着蒋介石黯然的心绪,预示着国民党的惨败结局,还有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郊外打猎的场景,蒋介石和蒋经国在公园中谈事时那来回飞翔的群鸽,这些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当刘德华扮演的俞济时去请示蒋介石是否需要轰炸天-安-门时,蒋介石正站在别墅的楼台前,外面寒雨淋漓。灰暗的画面映照着蒋介石黯然的心绪,预示着国民党的惨败结局,还有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郊外打猎的场景,蒋介石和蒋经国在公园中谈事时那来回飞翔的群鸽,这些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一声嗔,百万雄心过大江,驱狼赶豹,惘尽英雄血滔滔。倭畜恐震,龟缩丸岛。还我华国。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5
    党组织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党史,重温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前段时间带领着我们我们所有的入党进取分子一齐观看了这部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巨著《建党伟业》。也许是久未感受一齐观影的氛围,也许是即将观看的是一部红色大片,大家都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
    电影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10年时间。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政府无能,社会灰暗。国家饱受外敌入侵之苦,实力上的差距使得清政府不断的求和,不断的赔偿,就这样,一个个贻害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了。然而即使是作为战胜国出使巴黎和会,依然外交失败,这才幡然醒悟:弱国无外交!
    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我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礼貌之歌。我们今日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影片结尾,共产党员代表们在红船上开会完毕,起身合唱《国际歌》,大家的眼睛都噙满幸福的泪水,双眸炯炯有神,充满着对祖国完美未来的殷切期望,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我的梦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礼,革命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这部电影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影片再现了中华民族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成立十年间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最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和党性教育。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虽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但他热爱先进知识的那股干劲儿与一心为国的思想就似乎已经注定了之后的一切。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总会给人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感觉。他与杨开慧的感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让人想起这一家的结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太多的贡献与牺牲。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进行辩论时,我们能够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看完《建党伟业》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异常澎湃,我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青年的活力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梦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职责”与“使命”。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期望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我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齐,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的职责更加重大,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强盛,中华的振兴,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增强历史职责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挥洒艰辛与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出国留学网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以往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仅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作为一名入党进取分子,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毕生不变的追求,所以,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把献身国防与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更好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党的知识,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付出。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6
    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7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中国将逐步走入富强。
    昨日,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和周总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期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我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名族职责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可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十分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来了,它才控制住自我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职责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
    此外,影片中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壮志难酬的蒋经国,心系人民的张澜,甚至是阴险狡诈的李宗仁,都为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为民族**流过血和汗的,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当被世代传唱!
    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可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所以,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