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民族类大学富含独特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特色,应该极具吸引力才对,为何现今却存在着不少争议?民族类大学究竟有什么利弊?汉族学生建议上民族类大学吗?今天小编便分析以上问题,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民族类大学有什么利弊?
读民族类大学优势有以下几点:
1.体会不同民族的风情。民族类大学汇聚少数民族师生,校园文化多元,节日气息浓厚,学校会根据少数民族的习俗举办民族活动,比如广西民族大学会在农历三月三举办活动,中央民族大学在蒙古族达慕大会期间举办文化展示活动,在民族类大学就读能体会到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2.政策倾斜。民族类大学受国家政策倾斜,资金、校园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受到当地政府支持。民族类大学的学生能享受较好的生活环境,还有助学金、奖学金、学校补贴等优惠政策,减少学生花费。
3.录取分数较低。民族类大学主要招收的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其有优惠作用,会降分录取。国家规定——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都可以降分或单独划线给予录取照顾。
4.学习特色专业。在民族类大学可以学习到与民族有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这是其他类院校所学习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接着分析民族类大学的弊端:
1.学科选择局限。民族类大学会开设很多与民族有关的特色专业,如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在此类专业建设上较好。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数量较少,建设相对综合类大学也要弱一些,因此在民族类大学就读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
2.归属感差。民族类大学就读学生大半都是少数民族的学生,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归属感不强,不一定能适应民族类大学的风俗习惯,有些学生还会体会到排外感。
3.社会认可度不高。多数民族类大学都不是知名院校,且民族类大学还有降分录取政策,因此多数就业单位对民族类大学认可度不高,更认可综合类大学。
汉族学生建议去民族类大学吗?
汉族学生是否建议上民族类大学要结合个人意愿和考试分数综合判断。
民族类大学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报考民族类大学当然完全可以,但想学习到更深入更全面的专业建议选择综合类大学,民族类大学仅有少数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学科建设较好。
民族类大学的位置通常分散在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如学生想未来就业面广泛建议选择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除了就业机会较少外,路途遥远回家也不方面,出行一次就要花费不少钱,大多数汉族学生只有寒暑假有机会回家。
民族类大学多是少数民族学生,本族的学生互相交流会用少数民族语言,汉族学生可能会面临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思想差异等问题。但同样,汉族学生也能体验到独特的民风民俗。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