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学校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综合类大学、医药类大学、理工类大学等等都是现如今比较热门的专业,而民族类大学即便是985和211大学却一直都不被建议报考,那这是为什么呢?为啥不建议报考民族类大学呢?到底值不值得报考呢?接下来小编就本文为大家分析民族类大学的利弊,供同学们参考!
民族类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独具民族色彩,并且开设很多的少见的民族特色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2所本科层次民族类大学,具体名单包含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等等。
从民族类大学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类大学大部分开设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区域,还包含一所985/211层次的民族类大学-中国民族大学,从学校的综合实力来看各大民族类大学各有千秋,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即便是中央民族大学也并不建议大家的报考。
之所以不建议大家报考民族类大学主要还是因为民族类大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专业设置不够全面,民族类大学其主要创办的目的是为了招收全国少数民族及汉族考生,因此很多的专业设置会针对少数民族进行开设,更偏向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进行开设,如西南民族大学所开设的藏语言文学、彝汉双语、彝英双语、彝日双语等非常少见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专业,因此如果对相关民族特色不感兴趣的考生很难选择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2、综合学科实力单一,尽管说不少的民族类大学也会开设其他领域的专业,但是即便如此民族类大学在其他领域的教学水平上可能会比不上民族类专业,因此如果说想要报考理工类专业、医药类专业等专业民族类大学毕业生并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3、就业领域有很大的局限,前面我们也说到民族类大学的王牌展业往往都是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就业市场对于民族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仅仅只有在特定领域才会对相关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很难在热门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很多的同学报考大学为的就是能够有一个获得好工作的机会。
当然教育部设立的民族类大学除了有以上的弊端之外,其也是有一些的可取之处的,民族类大学毕业生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吃香,但是在体制内也就是政府单位来说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的,随着近些年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民族类大学毕业生在中国文化宣传领域上会比其他专业更为吃香;其次就是录取分数线相对友好,不论是中央民族大学还是其他民族大学,其录取分数线都会因为学校地区偏远、专业设置单一等多种因素,最低的录取分数线会比同等水平的学校要低一些,因此比较适合考生的捡漏。
总而言之民族类大学不被建议的主要原因就是专业覆盖领域单一,除非是对民族文化格外感兴趣的考生选择报考民族类大学还是比较值得的,同学们到底该不该选择民族类大学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