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同学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准备过程中总是能够看到投档线和录取线等一系列的分数线,但是具体的含义还是分不太清楚,今天小编就本文为大家深入解析高考投档线的含义以及其和录取分数线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并且还为大家分析过了投档线多少分才安全,为大家答疑解惑!
高考投档线指的是高校在录取的过程中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分布按照1:1.2的比例进行划分的分数线,简而言之就是某高校原定计划录取100分,当时最终投档120人,则第120名考生的分数线就为该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但是能否被录取并非绝对,能够被投档到院校,只能说会被所报考院校看到,后续的专业志愿、综合素质评价如身体素质、单科成绩等多种因素最终导致被退档,因此达到了投档线想要被录取的话难度较高。
而录取分数线则是高校最终录取的分数线,也就是说达到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被录取的概率则会大大提高,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投档线一般会在志愿填报结束后就能出来,而录取分数线则只能在所有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包含征集志愿批次录取结束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录取分数线,因此对于当年报考大学的考生来说高考录取分数线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更多的适合来年高考的考生参考。
因此可见高考投档线的参考价值是大大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考录取分数线通常是一所高校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具体到哪个专业大部分的学校基本不会详细公布,因此同学们在报考某所大学的时候参考录取分数线的同时,也需要查询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在近三到五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参考,且选择专业服从调剂提升被录取的概率。
那么过了投档线多少分才算安全呢?这也是需要根据当年考试难度、报考人数以及学校招生计划而定,不过根据多年来大部分高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的差距分析,至少要高出投档线20分左右才会提升被录取的概率,当然具体还是需要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提高被高校录取的概率,同学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冲稳保”的填报规则,选择高于自己高考成绩10-15分的高校选择冲一冲,选择几所和自己高考成绩持平的学校和专业进行稳一稳,选择低于高考成绩10-15分的学校进行保一保的填报,从而提升录取概率。
在报考之前,充分了解学校以及专业的录取条件,一些高校的专业可能会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科目,或者说特殊的专业会在特定的单科成绩上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类专业可能会对英语科目的分数有特定的要求,了解清楚才能够避免被退档。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冲一冲的学校中尽量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的选项,而稳一稳和保一保的高校和志愿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是否服从,而且需要避免“压线投档”,并且填报全部热门专业。
总而言之,高考投档线的重要性远远没有没有录取线重要,达到投档线仅仅只是敲开所填报大学的大门,八字还没有一撇,因此必须要结合最终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是报考的专业最终录取分数线进行填报。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